开江县甘棠镇香安庙村邓云德助残先进事迹  - 今日开江 - 开江网
开江县甘棠镇香安庙村邓云德助残先进事迹 

时间:2020-11-16 09:19:35  来源:开江网  作者:刘荧   点击:
  初冬时节,天气逐渐变得寒冷。在这个多雨的季节里,难得见到冬日的暖阳。行走在开江县甘棠镇香安庙村的山间小路上,湛蓝的天空宛如一块美丽的蓝宝石,和煦的阳光让人倍感温暖舒服。
  在甘棠镇香安庙村村民邓云德的家中,成群结队的鸭群,“嘎嘎嘎”声不绝于耳。记者见到邓云德时,他正在自家的养鸭场挑选鸭苗,清扫鸭舍,准备饲料……熟练地动作,有序地操作着每个环节,憨厚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养鸭就是邓云德如今的“助人脱贫事业”,他现在可是香安庙村的养鸭能手、致富的典范。”县残联陈海峰向记者介绍到。
  意外致残艰苦创业终有成果,时间追溯到1992年5月,1952年11月24日出生的邓云德,因右眼突然胀痛,经医院治疗无效导致右眼失明,但突然右眼失明的邓云德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反而挑战自我迎难而上,认准党和政府开展精准扶贫这个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大好机遇。在自幼向爷爷学习的传统孵鸭技术基础上,积极在外地学习电孵化鸭苗先进技术并回家创业。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家中一直养鸭,从小学时候开始我就接触养殖业了。”邓云德说,“尽管右眼失明,但这并不会影响我的创业之路。通过市场调查发现,麻鸭养殖前景广阔。”为此,邓云德决定建设养殖场,开启了艰辛的创业之路。要想养鸭成功,首先必须掌握技术。创业伊始,邓云德经常蹲守在鸭场里,认真了解掌握鸭的生长习性和规律,累积经验。通过日复一日的努力,他掌握的养殖技术越来越成熟,鸭的存活率得到大大提升,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邓云德也因此成为了香安庙村的孵鸭大户。
  远近闻名观音岩村的领头羊,自己富了,邓云德没有忘本,他决定带动更多的乡亲们致富。2014年,邓云德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吸引当地贫困残疾人入股,常年帮助10余户贫困户,向他们赠送鸭苗,传授养鸭技术。2018年,邓云德在甘棠镇观音岩村3组建起了15亩地的养殖场,每年产量约100万支鸭苗,产值300余万元。2020年,邓云德的银金德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县残联签定贫困残疾人股权量化项目实施协议,带动甘棠镇观音岩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50多名残疾人脱贫奔康、共同发展。
 
  甘棠镇白岩村56岁的村民王元奎,早年间,无一技之长的王元奎一直在家务农,其妻子周代美系肢体二级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加之上有年迈的老母亲吕祀珍瘫痪在床,身体每况愈下。以卖粮食微薄的收入支撑一家人开支的王元奎,成了当地出了名的贫困户,生活极度贫苦。
 
  在得知邓云德靠养鸭发家致富的消息后,王元奎从脑海里萌生了一念头——养鸭致富。2020年1月22日,王云奎找到邓云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但苦于家庭条件有限,无力购买鸭苗和饲料。邓云德在了解到王元奎的家庭状况后,毅然将2300只鸭苗和饲料赠送给王元奎进行喂养,并将自己的养鸭技术和经验一股脑的传授给王元奎。
 
  短短三个月时间,王元奎家就赚取了5000多元,家中也买了一辆小车,使得原本贫困的家境得到缓解。目前王元奎又养了100多只鸡、1000多只鸭,正大步迈在脱贫致富的大道上......
 
  爱心无限疫情期间毅然捐献,2020年疫情期间,邓云德又向附近几个村的贫困户共免费发放价值2万多元的鸭苗。
 
  给甘棠镇党委政府捐赠5000枚鲜鸭蛋。15000只鸭苗捐给农业农村局分给指定贫困村。
 
  盲人协会也接到了邓云德的2000元现金捐助……爱心,让群众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邓云德以无私奉献的精神,用爱心帮助残疾人,唱响了扶残助困的时尚赞歌。在他身上体会到的是“石以砥焉,化钝为利”的攻坚精神,体现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担当精神。用实际行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力量,为贫困群众点燃了脱贫的希望。
 
  邓云德身残志坚,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摸打滚爬,历尽坎坷,最终在养殖孵化业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在他的讲述中,记者真切地感受到梦想的力量和奋斗的价值。他鼓舞广大残疾同胞们,身体的残疾并不可怕,只要有实现梦想的信念和力量,脚踏实地、用心经营,创业之路定会越走越宽。

相关信息:

走进开江


主办:中共开江县委  开江县人民政府   承办:开江县委宣传部 开江县互联网信息管理中心 技术支持:英凯迪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818-8239177 投稿E_MAIR:sckjwxb@163.com 传真:0818-8222254 新闻QQ:372815112
申明:转载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2015 开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川新备15-140013      备案号:蜀ICP备16027395号     

川公网安备 511723020000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