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粮秋收探一线 开江大米凭啥敢卖20多元一斤?“秘诀”不只在稻田里 - 今日开江 - 开江网
川粮秋收探一线 开江大米凭啥敢卖20多元一斤?“秘诀”不只在稻田里

时间:2021-09-02 09:46:23  来源:开江网  作者:杨 迎 侯 佳 王代强   点击:
  8月下旬,达州开江县河谷地带水稻进入收割期。“突突突……”8月25日,开江县长岭镇槐花树村稻田里,两台联合收割机像坦克一样往来穿梭,不一会儿,就将原本留着金黄“深平头”的稻田剃了个“光头”。
  开江县长岭镇槐花树村稻田里正在收割稻谷
 
  院坝里,村民陈思余推拉着耥耙,将刚收割的稻谷迅速摊开晾晒。“今年的谷子又长得好,自己吃不完,也舍不得卖。”叼着叶子烟的他,笑呵呵地说,干得起劲。过去,人们常说“蜀中无好米”。而在开江县,却种出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开江贡米”。在部分网络销售平台,开江大米竟卖到了20多元一斤。
  正在包装的开江大米
 
  开江大米凭什么敢卖这么贵,能卖这个价?近日,记者在田间地头求解。
  开江县长岭镇槐花树村,村民正在收割稻谷。
 
  育:优质稻推广率达80%,还在研究“高钙稻”
 
  “开江产好米,种子是关键。”开江县高级农艺师刘晓峰说,开江县早些年就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大面积播种省市推广的优质稻种,比如在“稻香杯”评选中获奖的种子。全县27万亩水稻,优质稻推广率已达80%。
 
  长岭镇白兔坝村村民刘天友感叹,同一亩田,过去产五六百斤就算不错了,还不好吃,现在亩产最高能达1200斤,吃起来香喷喷。“村干部、农技员跟我们说了,不能图便宜买歪种子。况且现在打假打得厉害,假种子也不好买了。”
 
  除了推广现有好种子,开江县也在选育自己的特色稻种。走进位于任市镇靖安社区的开江稻米基地核心区,记者看到,这里为了对付害虫安装了不少诱捕灯,稻田边一块电子屏上显示着田中温度、湿度等数据,同步传送到“京东农场”。
  开江县“稻田+”水稻种植基地核心区,稻鱼共生。
 
  “这块试验田采用无人机播种,间隔均匀,成活率高。”刘晓峰说,过去人工栽种,耗时费力,质量还差。现在机器播种,无论成活率还是谷子饱满度,都更好。
 
  园区优质水稻面积已达2万亩。抓好品种选育,开江县农技站等单位已派出多名农技专家长期在此驻守指导,从测土配方到水肥一体等方面进行品质把关。
 
  今年,园区还试种了200亩高钙稻谷,长势良好,即将丰收。专家介绍,其在繁育过程中,通过生物工程措施,人为给水稻注入了钙元素。“目前成本还比较高,估计要卖四五十块一斤。”刘晓峰说。
 
  管:稻蛙、稻鱼、稻虾共生,水稻生虫了就让它生
 
  好种子也要精心管理,才能结出好果实。在园区基地核心区,记者看到,稻田里除了水稻,还有鲤鱼鲫鱼、青蛙、小龙虾。“这就是我们的‘稻田+’模式,稻蛙共生、稻鱼共生、稻虾共生。”农技人员陈文耀说,共生的好处,是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降低病虫害。
 
  “养了这些东西,田里就不能打药,只能施生态肥。水稻如果生了虫就让它生,青蛙自然会去吃掉,让生态系统自然修复。”陈文耀说。
 
  种出好大米,环境很重要。在长岭镇低海拔地区,已经大面积实现了机械化播种和收割。长岭镇副镇长周海龙说,早在5年前,镇上就在部分村开展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将掉边掉角的异型田进行统一整理,新建或升级了耕作道路和水渠等灌溉设施。
 
  加上近年推广的无人机植保等技术,让田间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水稻抗倒、抗病虫害能力大大增强。“下半年,我们将在槐花树村等区域拓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坡改梯、小田改大田,提高劳动效率。”周海龙说。
  开江县长岭镇白兔坝村稻田里正在收割稻谷
 
  “上午11点可能要下雨,晒谷子的提前收一下。”看到微信群里弹出的这条消息后,刘天友立马叫上儿子一起将院坝里的谷子铲到了堂屋里。“村干部随时在群里通知天气情况,还有干部骑着摩托车用喇叭吼,免得晒的谷子淋雨。”他说。这几天,槐花树的村民们集中晒稻谷,村党支部书记顾三均把村委会门口300平方米的石坝子腾出来,给有需要的村民使用。
  开江县长岭镇槐花树村,村民正在晾晒刚收割的稻谷
 
  收:秸秆还田作绿色肥料,大米全程可视化溯源
 
  收割机“突突突”一路向前,尾部将粉碎的秸秆直接“吐”在稻田中。
 
  刘晓峰说,过去秸秆人工处理,背来背去费时费力,直接甩在田里几个月才慢慢腐烂。如今直接还田,很快和水土混合,成为最好的绿色肥料。
 
  跟着一辆运送稻谷的小货车,记者来到开江现代粮油产业园的巴粟米业公司生产车间,参观年产10万吨大米精深加工生产线。
  开江现代粮油产业园库房中的大米
 
  “我们的加工流程全部自动化、智能化。”公司员工刘兆力说,尤其是大米分级分选,精确到了一毫米以下。
 
  在打包出货车间,机器和工人们连续不断地将一袋袋加工好的大米送上货车。刘兆力介绍,优质大米实现了京东区块链全程可视化溯源,“一物一码”作为唯一身份标识,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
  开江现代粮油产业园,包装好的大米即将外运
 
  开江大米如何更上一层楼?开江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不断补齐科技、人才等方面的短板。而在技术层面,将进一步改良土壤,优化品种,将整个县都按照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标准进行建设打造。
 
  【记者手记】
 
  种水稻也要学会“跨界”与“融合”
 
  此次开江采访之行,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地农技人员说“水稻生虫了就让它生”。这句话透露出当地坚持走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决心,展现了开江县探索循环农业的自信。县上的五六名专家,多年来驻扎在乡镇上、稻田里,不为名、不为利,只为选育最优的品种,这种决心和信念很难得,让人敬佩,需要弘扬。
 
  要产出优质大米,绝不是只做好水稻本身的工作就足够了,也应该走好“跨界”之路、“融合”之路。稻谷也好,其他农作物也好,它们总是处在一个复杂、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中,处理好鱼、虾、蛙的生存环境,也在某种程度上完善了水稻的生存环境。
 
  这就好比在高原治理土地沙漠化,如果只是在土地上种草浇水,而不开展配套的灭鼠、控虫、引水等工程措施,只能事倍功半甚至徒劳。种好水稻,亦是如此,要同时“种”好与其相关联的多种因素。
  开江县长岭镇白兔坝村收割的稻谷
 
  【相关消息】
 
  “蜀中无好米”已成历史——全省近八成水稻为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
 
  川观新闻记者王代强
 
  “蜀中无好米”已成历史。8月31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已建设优质稻生产基地720个,国标三级以上的优质稻面积达2240万亩,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79.3%,其中“稻香杯”获奖优质稻面积超过600万亩,已发展优质米订单生产350万亩,优质“川米”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强,一大批地方品牌大米在当地市场供不应求。
 
  品种是生产优质稻的前提。近年来,我省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优质水稻为突破口,加快调整水稻品种品质结构,优质稻水稻育种和推广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实施中央、省级农业重大项目时,我省把“稻香杯”品种作为主推品种,大面积示范展示和推广。以川优6203、宜香2115、德优4727为代表的一批优质、高产和抗病相结合的新品种的成功选育,兼顾了杂交稻高产与优质、高抗与广适的问题,有效缓解了全省中高档优质稻缺乏的矛盾。
 
  农田是生产优质稻的关键。我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4456万亩,为全省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700亿斤左右、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作出了重要贡献。我省力争到2022年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800万亩,带动全省优质稻面积达到2400万亩,进一步做大做强四川稻米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努力把四川建成全国优质粮油产品生产基地。
 
  技术是生产优质稻的支撑。我省持续推进“建基地、优品种、调结构、创品牌、促融合”等举措,加大推进“藏粮于技”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加强本地区主要水稻生态区最适专用优质品种、绿色农业生产技术、高效智能农业作业扶持标准、优质加工工艺集成等应用,推动引领水稻生产向绿色、优质、集约、高效方向发展。
 
  持续推进优质稻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开发产业化,我省明确,将继续加大优质米开发力度,大力提升“川米”整体品质,打造一批中、高档优质稻优势产业带和区域特色优质稻米品牌,力争到2022年,全省优质稻面积达80%以上,其中国标二级以上优质稻面积达1200万亩,发展优质稻订单生产基地800万亩,打造全国知名稻米品牌1-2个。

相关信息:

走进开江


主办:中共开江县委  开江县人民政府   承办:开江县委宣传部 开江县互联网信息管理中心 技术支持:英凯迪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818-8239177 投稿E_MAIR:sckjwxb@163.com 传真:0818-8222254 新闻QQ:372815112
申明:转载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2015 开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川新备15-140013      备案号:蜀ICP备16027395号     

川公网安备 511723020000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