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开江县建好精准“滴灌管道” 向贫困宣战 - 媒体看开江 - 开江网
四川农村日报:开江县建好精准“滴灌管道” 向贫困宣战

时间:2015-09-24 15:16:51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作者:王万斌 何努   点击:
  达州市开江县普安镇宝塔新村近年大力发展莲藕产业,同时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人均纯收入一跃万元大关。宝塔新村的变迁只是开江县精准扶贫实践的一个缩影。1-8月,开江县5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共落实项目134个,到位资金1.68亿元,实现5135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扶贫攻坚的成效是检验我县‘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试金石。”对于开江的精准扶贫实践,开江县委书记罗建如是说。

县委书记罗建在新宁镇白马村与老党员商讨发展路子
  金秋九月,收获的季节,笔者来到开江县,看新村,问产业、探发展,感受了旧貌换新颜的惊喜转变,见证了精准扶贫在开江的实践成果。
 
  开江县是中国 “油橄榄之乡”、“麻鸭、白鹅之乡”、中国西部“银杏之乡”,因其众多美名素有 “魅力川东小天府”之称。同时,开江县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小县,农村人口多,贫困面积大,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2005年被命名为革命老区县,2009年被列入全省第二批扩权强县试点县,2011年被纳入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片区县。

县委副书记、县长李逢友与讲治镇老人亲切交谈
  面对特殊县情,开江县把精准扶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头等大事,以促进“贫困地区发展、扶贫对象增收”为中心,将脱贫解困放在县域总体发展中的重要位置,创新机制,精准实施扶贫攻坚“六个一批”行动计划。同时,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攻坚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衔接,锁定贫困村、瞄准贫困户,找准致贫原因,区分贫困类型,制定帮扶措施,农村扶贫工作由普通“漫灌”式向精准“滴灌”式转变。

县畜牧局干部帮助村民扩大养殖规模
  当下,开江县选派的51个驻村工作组148名工作人员早已奔赴扶贫攻坚一线打响“战斗”,开江干群正用行动悄然改变着昔日的贫困面貌。

县交运局干部、县中医院干部在甘棠镇观音岩村进行入户调查
 
  曾经
 
  救济虽多,贫困户始终不能根除“病根”
 
  地处开江边远山区的灵岩乡白竹山村,区位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生产条件落后、基础设施薄弱,贫困户占到了128户。近年来共投入帮扶资金近千万元,通村公路、村民饮水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始终未能摆脱贫困。
 
  通过一轮又一轮帮扶,白竹山依然没有多大的转变,原因何在?
 
  4月中旬,扶贫工作组前往白竹山调研时了解到,白竹山的农业产业相对薄弱单一,主要以种植烟叶为主,退耕还林的实施,生态环境的改善,让多年未见的野猪、野兔、野鸡等野生动物重新繁衍生息。同时,玉米、大豆、小麦等经济作物大幅减产,烟叶种植规模也降至100余亩。传统式的种养方式成为了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
 
  像白竹山一样,开江现有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村51个,贫困人口5.99万人,贫困人口发生率达11.5%。贫困村大多地处边远山区,自然条件差,因灾因学因病致贫人口较多,自身“造血”式发展能力较弱,缺乏增收产业,基础设施薄弱。
 
  “早上起来,发现即将到手的包谷变得颗粒无收,地里一片狼藉,内心巴巴凉了!”白竹山村民王大亮焦虑地说,“我们有义务保护生态环境,但也得有可靠经济收入来维持生活。”
 
  “这日子何时才是个头啊?”
 
  现在
 
  一村一策,建好精准扶贫“滴灌管道”
 
  “扶贫攻坚的成效是检验我县‘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试金石。”县委书记罗建如是说。
 
  思路决定出路,打好扶贫攻坚战,首先得转变扶贫思路。
 
  “只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才能改变逆境。”罗建说,像白竹山这类特定的地理环境村,若种植橄榄、银杏等既能保护生态,又能在经济上实现增收。
 
  去年,开江县创新推行“入户五四工作法”,为密切党群关系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出台《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方案》、《扶贫攻坚精准扶持工作方案》等系列方案,成立了51个工作组,选派148名驻村干部深入5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了帮扶全覆盖。
 
  各工作组及时组织制定对贫困村、贫困户的精准扶贫规划和实施方案,逐村逐户落实帮扶措施,针对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在帮扶思路上,实行“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略,要求基础设施改善、干部结对帮扶、增收项目、异地扶贫搬迁和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危房改造、教育培训、医疗卫生、扶志、社会爱心帮扶、惠农政策、社会救助、信贷支持、法律援助等13项服务全面到村到户。
 
  据县扶贫移民局局长刘茂堃介绍,“十二五”期间,开江县按照“合力攻坚、精准实施、连片推进、全域扶贫”的思路,全面推进“五大”扶贫工程,已初显成效。在项目建设上,已投入扶贫资金5.9亿元,实施了6个连片扶贫开发片区、33个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新修泥结碎石路25.3公里,硬化村社道路、产业耕作道226.5公里,为1877户农户安装自来水管道32.4千米;在产业培育上,已培育8.2万亩银杏采叶园,贫困村已培育、扶持种养大户115户,发展特色农业基地2.87万亩,项目区农民人均年增收达1000元以上;在定点帮扶上,2011年至今已落实帮扶资金1.19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28个,资助贫困学生1200余人,走访慰问困难群众3万余人次……
 
  今后
 
  坚定信心,让扶贫对象脱贫致富奔小康
 
  当前,的村镇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就普安镇宝塔新村而言,该村近年大力发展莲藕产业,同时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人均纯收入一跃万元大关,僻远的新太乡龙形山村发展银杏产业,也不紧追不舍。
 
  在新一轮的驻村帮扶中,宝石乡程家沟村村民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更是找到了信心。
 
  “大家不脱贫,我们不离开!”近期,帮扶单位省经信委前往程家沟调研时表示,必须重点从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两方面着手,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农民群众面临的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等问题,群众的后顾之忧解决好了,才能全身心投入发展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农民主导作用,加快农村产业化发展,要因地制宜,选择抗风险能力强的产业,做成生态健康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同时要建立有效工作机制,成立常态化的扶贫帮扶工作组,坚定不脱贫不撤组的决心。
 
  扶贫攻坚,迫在眉睫,自我加压。每名县级领导联系1-2个乡镇,定点帮扶1-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联系15户居民户;每个县级部门联系1-5个村,定点帮扶1个村;每名科级干部联系15户,其他干部职工联系10户。
 
  县委副书记、县长李逢友对笔者说:“扶贫开发要跳出‘就扶贫抓扶贫’的老路,通过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帮助薄弱地区抓住机遇,找准定位,主动融入,加快发展。”
 
  保障扶贫成效,重在建立长效机制。开江县制定扶贫攻坚行动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参与扶贫攻坚的干部斗硬考核,激励鞭策干部一心为民、干在实处。“我们一定要按照县委的部署要求,把为群众增收致富当作自己分内事,像建设自己家庭一样帮扶他们早日脱贫奔小康。”县委组织部下派到永兴镇柳家坪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干部马亚力坚定有力地说。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陈杰勇介绍,开江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好双方交流和帮扶平台,实现资源供给和需求的有效对接,促进贫困村村民早日增收致富。
 
  开江县现有137个县级部门参与驻村帮扶工作,全面实现县级领导干部挂包重点贫困村、县级部门帮扶重点贫困村、入户干部帮扶贫困户“三个全覆盖”。截至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1.8万户、5.1万人,1-8月,全县5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共落实项目134个,到位资金1.68亿元,实现5135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走进开江


主办:中共开江县委  开江县人民政府   承办:开江县委宣传部 开江县互联网信息管理中心 技术支持:英凯迪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818-8239177 投稿E_MAIR:sckjwxb@163.com 传真:0818-8222254 新闻QQ:372815112
申明:转载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2015 开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川新备15-140013      备案号:蜀ICP备16027395号     

川公网安备 511723020000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