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场大会,传递出新信号! - 周边动态 - 开江网
今天这场大会,传递出新信号!

时间:2023-02-28 10:09:05  来源:达州日报  作者:   点击:
  做好“三农”工作,对于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和社会大局具有重要意义。2月27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
 
  如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建设农业强市,奋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今年达州的农村工作有哪些新部署?
 
  会议给出答案。
 
  让农业更强
 
  达州是全省粮食产量第一大市,建设“天府粮仓”责无旁贷。会议明确,今年,达州将全力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5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325万吨以上,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同时,全力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在做好蔬菜、水产等初级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前提下,严格落实生猪生产主体责任,推进生猪产业现代化,防范化解生猪产业风险,强化抓好47家国家级、276家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建设,提升生猪产能。确保全市常年能繁母猪存栏稳定在25万头左右、常年生猪规模养殖场(户)保有量达910个、年生猪出栏达435万头以上。
 
  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市将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田长制”,加强耕地用途管控。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实施“天府良田”建设行动,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0万亩以上,科学编制高标准农田规划(2021-2030年),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推进农村“五小水利”工程建设。
 
  着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我市将进一步在“土特产”上做文章,开发乡土资源、突出地域特色、形成产业集群,全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绿色农业发展,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奋力打造农产品加工千亿产业集群,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让农村更美
 
  乡村建设和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市将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打造功能完备、设施完善、独具特色的现代化乡村。
 
  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乡村国土空间规划引领,科学制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方案,健全项目统筹协同推进机制,今年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800公里以上、688处村镇集中供水工程规范化管理达标、3个乡村水务试点县建设任务。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实施“美丽达州·宜居乡村”建设五年行动,持续开展农村改厕整村推进,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县域内教育、卫生、医疗、文化均衡发展,确保人民群众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老有所乐。
 
  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贯彻落实土地承包延包政策,探索农田集中连片整理,解决细碎化问题,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管护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推动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实施乡村文化振兴工程。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整治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培育文明乡风。深入推进法治平安乡村建设,常态化开展农村地区扫黑除恶,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让农民更富
 
  持续抓好有效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我市将继续实施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和分类激励考评,不断健全市县乡“一把手”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深化新一轮东西部协作。
 
  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落实各项稳岗纾困政策,拓宽农民工就业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测预警机制,强化欠薪隐患化解,维护好超龄农民工就业权益,加强返乡入乡创业园、农村创业孵化实训基地等建设。
 
  要促进农业经营增效。今年,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60家以上,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鼓励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落实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土地经营权的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防范制度。
 
  促进集体经济增收。做实做好乡村产业项目,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支持与引导,因地制宜地推动农村地区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让“规划图”变“施工图”
 
  做好“三农”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市将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办法,形成各部门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合力,扎实开展好重点工作“擂台赛”大比武,倒逼各地创先争优。强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广泛开展新型农民职称评定认定工作,完善城市专业技术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激励机制,多途径引导人才流向乡村、留在乡村。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持续加大农业农村投入,保障乡村发展用地,设立市级乡村振兴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卢玲宁表示,将秉承“一颗粮心献给党”的初心与坚守,锚定打造川陕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样板地、成渝地区现代农业强市的目标,创新机制,做强乡村振兴“作战部”;开展攻坚,守好达州“三农”基本盘;强化保障,激发农业强市新活力,为全面建设现代化达州贡献“三农”力量。
 
  市财政局李敏表示,将时刻保持“七拼劲头”,围绕“擦亮农业大市金字招牌”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围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在“统筹兼顾”上下功夫,围绕“让农民生活更加幸福”在“精准精细”上下功夫,努力为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财力支撑。
 
  大竹县委书记李志超表示,将坚持“重执行、创一流”,抓牢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头等大事”,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关键底线”,统筹推进乡村“五个振兴”,聚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奋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达州建设农业强市作出新的贡献。

相关信息:

走进开江


主办:中共开江县委  开江县人民政府   承办:开江县委宣传部 开江县互联网信息管理中心 技术支持:英凯迪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818-8239177 投稿E_MAIR:sckjwxb@163.com 传真:0818-8222254 新闻QQ:372815112
申明:转载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2015 开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川新备15-140013      备案号:蜀ICP备16027395号     

川公网安备 511723020000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