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开江县审计局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注重统筹项目计划和审计资源,聚焦推动政策落实、紧盯资金使用、改善乡村环境等方面加强审计监督,强化审计整改督促,充分发挥审计在推动惠农政策落地见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作用。
一是从“审前学”到“日常抓”。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等内容纳入职工大会、三会一课和业务学习范畴,并通过微信工作群、小组讨论等“微学习”方式,把乡村振兴工作的有关政策法规、会议精神和部署要求等融入日常工作中。
二是从“事前审”到“动态纠”。加强审前调查,围绕“政治-政策-资金-项目”主线,积极探索“进行时动态纠偏”审计机制,梳理把握各类专项资金涉及的相关政策文件,及时掌握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执行、资金管理、项目实施等方面的进展情况,找准“病灶”、提前预警,发挥审计常态化“经济体检”作用,促进政策落地见效。
三是从“重统筹”到“同步审”。注重整合审计资源,统筹审计内容,统一组织实施审计项目。采取“同步审”方式,将政策审计与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紧密结合,以经济责任审计为切入点,围绕资金流向,重点关注国家利民惠农政策落实、民生项目实施、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及其实施项目经济效益进行审查,实现遏制资金流失、提高乡村振兴资金使用效果的目标。
四是从“抓整改”到“堵漏洞”。建立“一台账、两清单、三跟踪”整改机制,通过建立一份立行立改整改台账,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结果”两个清单,及时向被审计单位下发“告知函”“提醒函”“督导函”等三张函,跟踪审计问题整改。并注重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在宏观层面就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堵塞漏洞、提高效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