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主任孙淦率全国政协调研组深入我市宣汉县、万源市调研,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委员会副主任田杰,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委员会委员马儒沛、刘佩智、钟攸平等参加调研。省政协副主席翟占一,市委书记焦伟侠,市政协主席康莲英陪同调研。
据悉,全国政协调研组此行以“支持川陕革命老区区域协同发展和扶贫攻坚”为主题,赴陕西、四川两省进行重点提案督办调研,达州是全国政协调研组在四川的第一站。
达州是川陕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曾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达州经济和社会事业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发展差距仍然很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成本大,扶贫开发任务繁重而艰巨。近年来,我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创新机制、精准扶贫,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以美丽幸福新村建设为抓手,通过连网、连片、连村、连三产、连创新,结合改革开放、社会治理、转变作风、生态保护、基层组织建设等“五连五结合”,项目化、成片化、造血式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贫困人口从121.61万减少到63.66万,贫困发生率从21.85%降到11.62%。
当天下午,调研组一行来到宣汉县厂溪乡老林村张家坪,走进当地群众家中,详细询问村民生产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掌握他们脱贫致富的思路和打算。村民张光明家里有5口人,女儿患有脑瘫,儿子患有癫痫,老两口年近六旬仍然要打理几亩山地,维持全家人的生计。“村里给我家办了低保,加上地里的收成,说实话现在吃穿都不缺,就是手里没有现钱。”
在老林村,因山高路远,自然条件较差,村民以传统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全村1471人有331人属于建卡贫困户。尤其该村2组的张家坪,所有的住房都是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土木结构,均未进行过改造。当地村干部坦言,贫困山区底子薄,基础设施的改善尤其困难,特别是产业的匮乏,严重制约了村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调研中,孙淦表示,老区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困难虽然不少,但群众的愿望非常强烈。基层干部要注意引导,制定适宜当地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和特色产业,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打捆用好扶贫政策,帮助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调研组将及时、客观反映老区人民的心愿和期盼,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
在达调研期间,调研组一行还参观了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了解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发展和万源保卫战等情况,希望地方党委政府保护传承好红色文化,让“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永远激励后人。
市政协副主席张顺帆、市政协秘书长魏艳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