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四川)群众联欢活动现场在广汉市三星堆镇三星村举行,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农业农村改革优秀案例颁奖仪式。
日前,经各市州择优推荐上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初步筛选、专家评审打分和综合评定,10个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农业农村改革优秀案例脱颖而出。分别是:
成都市:《创建“农贷通”平台,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泸县:《闲房荒宅变资源,民富村美强支撑》
广汉市:《创新“四化”举措,培育“四有”农民》
三台县:《下好闲置资产盘活棋,巧变“包袱”为“财富”》
朝天区:《三村联盟活资源,协同发展享红利》
资中县:《强化多元投入保障,“小血橙”变“大产业”》
开江县:《创新“稻田+”产业模式,打造蜀地“鱼米之乡”》
巴州区:《聚焦“三个衔接”、推动“三个转变”,交好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接力棒”》
汉源县:《小农户“嵌入”大农业,花果山变成“聚宝盆”》
青神县:《构建三个一体化机制,探索县域城乡融合发展路径》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评选公布一批四川农业农村改革的优秀案例,旨在总结推广改革经验,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各地持续深化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推动四川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展示改革开放成果是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一大特点。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发端,四川在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40多年前的1970年代末,广汉金鱼公社率先“包产到组”,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幕;1980年,相距不远的广汉向阳公社,在全国第一个摘下了人民公社的牌子。这两大事件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史上两个永恒的缩影。
在当天的活动上,以原创报告剧《向阳而生》为载体,以土地革命为主线,通过与四代农业人跨越百年的对话,展示出改革开放后中国“三农”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