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聚焦模式下的小说叙事策略 ——简评林佐成长篇小说 - 开江文化 - 开江网
三重聚焦模式下的小说叙事策略 ——简评林佐成长篇小说

时间:2022-07-25 09:55:28  来源:开江网  作者:县文联   点击:
  在时空漫卷的情节生发路途中,林佐成以叙事视角的转换为着眼点,以外聚焦、内聚焦与零聚焦三重角度,自由变通叙事视域,逼真再现袁玉奇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所谓外聚焦,就是以作品主人公袁玉奇所处的时代境遇为外部特征的历史叙事;内聚焦,就是以作品人物的生存环境为内在实质的乡土叙事;零聚焦,就是以小说文本呈现的风俗人情为人文底蕴的地域叙事。这种从外向里、由宏大变微观的叙述策略,让原本单一的文本主干变得枝繁叶茂。就像我们站在不同角度观看云遮雾绕的山岭,其效果完全不同。人们可以从这种多元化的叙事视域中,领略到别样的“风景”,积极地被“代入”到故事中去。
 
  外聚焦,以时代风云为表征的历史叙事
 
  《风雨袁玉奇》属于历史题材范畴的小说作品。作家通过对特定时代的外聚焦,叙述历史人物的生命历程。这一类型的小说作品,难度在于把历史建构成可感可触的叙事时空,而林佐成很有诚意地为人们提供了一部富有文本价值的模本。这部小说作品里爬满了历史的蛛丝马迹,呈现了特定历史环境对个体生命的具体影响与转变,让被时间长河掩埋着的个体心灵得以呻吟与呐喊,并为他们留下依稀可辨的行迹。
 
  艺术地再现历史场景,必须有基本的人物造型和构思能力。林佐成以地方人物“颜德基”为原型呈现的历史图景,为读者走进那段历史架起了凸显纵横感的新拱桥。在地域文化的框架下,《风雨袁玉奇》利用多元化叙事手法,构造出鲜活的人物、曲折的情节和灵性的话语——这部小说作品以叙事时间的明暗线为楔入点,通过时光倒置、非对称和非等时的缝隙,来描述一幅渐行渐远的时空画面,揭示袁玉奇生命历程的全过程——从出生,到东洋求学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参加黄花岗起义,加入蜀军讨袁,成立川东护国军,先后攻占新宁、东乡、竹城、开州等二十余县,被委任为靖国军第九师师长。到后来建兵工厂,被蒋介石委任为师长,保护汪为民,因部队内讧愤而解散回到老家。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多次保护共产党人,从而成为共产党朋友……作品有效释放叙事时间跨度上的节点,体现“异质化”的叙事方略。
 
  为创作这部长篇小说,林佐成搜集了大量“人证”。在创作准备阶段,他四下打听与颜德基相关的人与事。此外,大量“物证”也是构成《风雨袁玉奇》叙事时空真实性的重要基础。县志千余字的记载、《开江古镇》等相关资料,这些原始素材都被巧妙地融合到故事情节中,搭建起了一个颇具时代色彩的叙述情境。
 
  历史题材小说创作不单需要借助史籍、回忆、历史志等文献素材的隐性出场来维系,还需要凭靠情节顺序的安排,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背景环境的部署等,达成与“事实与叙事之间可以认知的关系”。2015年起,林佐成将《风雨颜德基》易名为《风雨袁玉奇》,试着以小说的形式反映这一历史人物。这以后,他除了通过不断采访获取第一手材料,还寻找一切与颜德基相关的书籍。只有最大程度地展现历史事件的全景全貌,才能让读者“入戏”。
 
  《风雨袁玉奇》的“重头戏”是对战争的描写。袁玉奇浑身充满了豪情。早在黄花岗起义前,他从日本坐轮船护送枪支弹药回国时,便极力阻止大家把枪支弹药抛向海中……后来,当蔡谔在云南宣布独立时……在老家新宁组建起“川东护国军第一支队”并自任队长……当靖国军在北方兴起时,袁玉奇组建起靖国军……小说由一个传奇故事变换到战争阶段的事实层面,这是对读者心理从感性到理性的调节,让读者不仅熟悉作品人物命运的发展走向,还产生了较强的情感记忆。
 
  内聚焦,以山水风物为实质的乡土叙事
 
  《风雨袁玉奇》所产生的背景,故事的延宕与发展,情节与人物的走向,都构成了一部相对完整的乡土叙事文本。我们可以透过袁玉奇家族的身影,看到作品人物身后的生存背景——鲜活的巴渝大地旧乡村生活。小说从袁玉奇的出生写起,然后倒叙到袁玉奇的高祖袁有根,如何因“狗屎运”受到邓秀才赠地而突然发迹,从佃户变成地主。却因挖出太岁被雷劈,其祖父袁可定因接受不了父亲被雷劈的现实而吊死。可他的父亲袁代邦只坚信那是意外,并凭自己的仁慈能把家业搞好。随着袁玉奇出生,与袁家紧密相连的黄老幺的父亲黄老爷、烂秀才等悉数登场。从这个角度看,《风雨袁玉奇》承袭传奇叙事的写作手法。
 
  从叙事视点来讲,《风雨袁玉奇》采纳了内聚焦视角,即用那些与袁玉奇相关联的人物在时代浪涛中的个人命运消解掉历史题材小说的宏大叙事,林佐成并未固执于对宏大主题的书写,而是更加关注袁玉奇、秀枝、袁代邦、汪成学、汪为民、袁三、张苏越等人物在宏大历史背景下的个体命运,从而使这部小说更加具有乡土化与人性化气息。
 
  “大雨过后的神仙岩,就像一幅静默的山水画。”《风雨袁玉奇》的传奇色彩始于开篇,林佐成以黏稠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推动情节螺旋式发展——从山上鸟瞰下来,乡村风物由远及近。袁玉奇的父亲、地主袁代邦指点下人抢收稻谷的场景慢慢拉开故事帷幔。几段农村生活场景描写,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日常生活传奇般地勾勒出来,使得烟火气息次第扩散。
 
  在小说叙事中,故事决定了关键冲突、主要角色的设置,而情节则决定了如何以及在什么场景下解决关键冲突。《风雨袁玉奇》利用多线性叙事,陈述时空交错的因果人物关系,在故事情节的冲突和事件上,显得从容而平缓。
 
  从叙事结构看,《风雨袁玉奇》和其他同类作品一样,采用了线性叙事方式。但其叙事的空间性却有很大提升——用“传奇”“乡土”“地域”三个符号元素,将大时代与小背景相融合。所谓大时代主要是指社会基本结构,在小说中主要通过战争和时代风云来呈现;小背景则是人物活动的空间,是事件具体发生场域。在这个场域中,林佐成将袁玉奇的高祖袁有根,祖父袁可定,思想开明的地主、一直默默支持儿子革命活动的袁代邦,传统隐忍却有一股烈劲儿的妻子秀枝,四个儿子、四个女儿,以及讲道义的儿时玩伴汪成学,危难之际常代主人坚守老家的袁三,蜀军司令龙乔生,峨城山土匪蔡如银,处处与袁玉奇作对的郝自勇,心狠手辣的汤锡金等各色人物啮合在一起,他们的人生,正是那个年代社会中各色人物的缩影。
 
  时代变迁总是在人物身上反映得最为明显,但真正能让读者沉浸在故事中,依靠的是具有标志性年代元素的乡村风物。通读《风雨袁玉奇》后,我们会发现,“地地道道的家乡味道”成为这部作品关键元素。而这股老川东味正是通过具有年代感的元素烹饪出来的。
 
  “初春的夜晚,寒气逼人,料峭的春寒,裹袭了新宁坝子。寅时时分的大地,全陷入一种暗沉沉的静穆”;“稻田的秧苗开始拔节,一些耐不住寂寞的稻禾,已鼓凸起肚子,就像怀孕的少妇。山坡上的玉米,一片连着一片,片片相连中,织成了一张硕大而厚实翠绿的网。”信手拈来两段描写,便可以聚合成一部繁复、诗意的乡村图景。
 
  零聚焦,以风俗人情为基因的地域叙事
 
  作为一部地域叙事作品,林佐成立足乡土、地域与风俗民情交汇点上,采用“零聚焦”视角和沟通语态,或将有助于让其作品更贴近大众的审美意趣。
 
  《风雨袁玉奇》同时具备乡土叙事与地域叙事的“方志性”。这部作品真正表达了林佐成内心潜藏多年那份对于川东小平原的眷顾,以及他对巴山渠水的痴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林佐成除了关照地理意义上的风景更注重人文,譬如对地域人文精粹——川剧艺术“金钩倒挂”的再现。就是这个“金钩倒挂”保证了小说“技艺”的足够地道。
 
  《风雨袁玉奇》作为历史题材小说,必然在与过去场景、历史记忆的关联之中展开。而作品里的民俗描写使这部小说人物形象刻画更准确、更真实、更生动。
 
  “三三两两的茶客,不紧不慢地走进来……他们从琐碎的生活小事,说到社会中的稀奇古怪,说到眼下正在经营的生意,甚或说到当下的时局,你一言我一语中,一杯茶便浓而淡,淡而清。”这是作品描述“泡茶馆”的段落,这样的生活化情景,无论哪个时代都不会过时,即便是年轻读者,也会被作品圈粉。
 
  林佐成依凭个性化创作绘制成的民俗画卷,反映的则是被再想象的区域历史事件或传奇故事。《风雨袁玉奇》通过民俗叙事与地方认同,展示了川渝大地独特的地域精神。他细致地将“打三早”“做晬岁酒”“抓周”“算八字”等编织一起,用习俗叙事来揭示民俗主体,这种生活化的乡村话语源于民间,给人一种生活的喜感和充实感,既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又凸显了浓郁的地域特色。而围绕着神仙岩展开的乡村故事、充满麻辣气息的川味对话,像展开了一幅老开江的风情卷轴。而“知客司”“轿夫”“滑竿”“八仙桌”“四合院”等词语组成的人事与物事,都烙印着具有年代感的印记。
 
  林佐成让民俗参与作品叙事,赋予作品以生活质感和历史厚重感。他在历史的遗存里寻找失落的碎片,并捡拾起那些古朴、温馨、接地气的民俗,为这部作品的地域叙事,提供了绝佳的艺术载体。他从巴渝大地的风土人情着手,行文中处处流露着自己对于这片土地的眷恋,为人们展示出一幅幅习俗、婚嫁、信仰、传说画面,并在这些民俗叙事中彰显人情世态。小说描写从女性的旗袍,到男性身上鼓鼓囊囊的褡裢,再到小孩用的小鞋、披衣、袢带……《风雨袁玉奇》确实能够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了解到那个历史时期的衣食住行。
 
  看林佐成从历史长河里舀起一段传奇,并让作品人物打开故土记忆的“黑匣子”,获得了精神解放的构成境域。这既源于这片土地人文底蕴的深厚,也来自于作家本人的质朴、谦和与稳重。
 
  作者简介:
  蒋楠,开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东莞东城作协主席、《博看东城》主编,出版《蒋楠的诗》、《蛇皮口袋赶路》等三部诗集以及诗评与诗合集《在灵与肉的钢丝上滑翔》,主编《状态巴山》等大型文集两部,作品多次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四川日报》《星星诗刊》《中国诗人》《青年文学》等媒体刊物。

相关信息:

走进开江


主办:中共开江县委  开江县人民政府   承办:开江县委宣传部 开江县互联网信息管理中心 技术支持:英凯迪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818-8239177 投稿E_MAIR:sckjwxb@163.com 传真:0818-8222254 新闻QQ:372815112
申明:转载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2015 开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川新备15-140013      备案号:蜀ICP备16027395号     

川公网安备 511723020000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