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省级主流媒体四川新闻网、川观新闻、封面新闻记者走进开江,采取视频、图文等形式,对我县“田城·稻鱼之窗”主题微田园综合体、生态家庭农场、四川天源油橄榄有限公司的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采访报道,充分展示我县近年来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休闲旅游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今天推出主流媒体聚焦开江第一期:开江油橄榄的“出道”之路!
封面新闻新闻摘要:返乡创业年入百万四川开江的“新农人”建议达州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我们的草莓只有两种口味,品质好,少了50元一斤不卖。”眼下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四川省开江县讲治镇石家坝村的鑫茂生态家庭农场,采摘草莓的游客络绎不绝,游客询价,农场工作人员很有底气。
这家农场的老板名叫王晓波,既是新时代的“新农人”,也是达州市人大代表。达州市2022年“两会”召开前夕,王晓波接受了封面新闻记者采访。
2017年,在省外打工12年的王晓波,在家乡党政领导的动员下回乡创业,在老家注册成立了家庭农场。第一年,王晓波拜师学艺,试种西瓜获得成功,第二年便获得50余万元的收益。
“既然要搞农业,就要搞出特色!”此后,王晓波大胆尝试,不断尝试特色水果种植,逐渐走上了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路子。如今,王晓波的果园里种植有无花果40亩、火龙果20亩、草莓20亩,还有西瓜100余亩。一年四季可采摘,这个果园为王晓波带来了不错的效益——2021年,王晓波的综合收入超过150万元。
结合自身返乡创业的经历,作为达州市人大代表,王晓波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发展达州市特色农业的建议》。
王晓波认为,达州市的特色农业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普遍存在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档次不高、经济收益差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生产经营条件差、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不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技术力量欠缺,管理水平不高。所以,应着力巩固壮大传统优势产业,扩大种植规模,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生产链,做强做精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王晓波建议,首先应加大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政府和有关部门可将农业生产、乡村振兴、水利建设、农村交通建设等项目资金拿出一定比例,用于特色农业生产基地路、水、土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加大对特色农业发展的保险扶持力度,可将农业政策性保险扩大到特色种植业,为特色农业生产提供一定保障。
另外,由于特色农业生产对技术要求高,农户不容易掌握。对此,王晓波建议农业部门加强技术指导,提供全程技术服务,包括从土质、品种、育苗、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等方面为农户服好务。同时,可派出农业技术人员,对较大种植规模的农户采取一对一技术帮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