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陶牌坊背后的故事 - 乡土风情 - 开江网
开江陶牌坊背后的故事

时间:2015-03-26 23:33:10  来源:开江政府网  作者:县政府办   点击:
  建于光绪7年(1881年)的陶牌坊,是为清朝廷诰授清制五品奉政大夫张九封之妻刘氏、妾姜氏所建贞节牌坊。为我们今天研究清代的制陶工艺以及绘画、雕刻等都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故而,这座牌坊在1991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和开江县甘棠牌坊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开江县文管所所长李崇顺介绍,整座牌坊由数十个陶件刻绘拼并而成,构图完整,布局均匀,刀法遒劲,技法纯熟,生动再现了一百多年前巴渠大地精湛的制陶工艺和高超的绘画、雕刻技术。
  
  烈妇难,节妇尤难,念鹄谆教诲,历三十四年,来养洁兰口,心盟井水。
  
  慈母易,贤母不易,羡鸾章宠贲,从五千余里外,辉流邑乘,庆衍门闾。
  
  篆刻在南北中柱上的楹联无不表述一对姐妹在丈夫病逝后勤俭持家、尊老爱幼、乐善好施的高尚美德,一百多年的风雨侵蚀、冰雪敲打,陶牌坊犹如一位沧桑老人为我们讲述着两个女人的哀怨、心酸,讲述艰辛、期盼,讲述坚韧、顽强。
  
  乐善好施 俩姐妹情动十里八乡
  
  1847年(道光26年)5月,正值壮年的武举出身的河南周口防御正五品奉政大夫张九封,不幸身染重病,短短一个月,便形消骨立。其妻刘氏玉竹、妾姜氏惠茜找遍周口名医,也未能让丈夫的病情有丝毫好转。丈夫的病情愁坏了妻妾,倒是张九封唯一的孩子——妾姜惠茜所生年仅4岁的儿子张锡笏,成天无忧无虑地在大院里舞弄着棍棒。
  
  姐妹俩遍访周口名医,均未让丈夫病情有一丝好转,同年8月的一天,躺在病床上的张九封一阵猛咳猛吐后,颤抖的手指着儿子,未来得及说完一句话,身子猛地向前一倾,一口鲜血吐出来,身子再也没回过去。
  
  母子三人护着张九封的灵柩一路风餐露宿,回到张九封的老家——四川新宁县(今开江县)任市张家老屋(距今任市街道3里处),已是深秋时节。
  
  想起几千亩良田要人管理,想起4岁的张家独苗张锡笏年纪轻轻失去了父爱,想起自己年轻的生命将从此与孤灯相伴,藏在深闺里素以姐妹相称的刘玉竹、姜惠茜抱头痛哭。“惠茜,我们不能倒下!”“对,我们不能倒下,玉竹姐,我们还有锡笏!”良久,两个女人抬起头都坚毅地望着对方。
  
  那是刘玉竹、姜惠茜回任市的第一个春末,姐妹二人正在堂屋里念佛,任市坝子最富有的唐老爷,带着管家走来了。这个在任市坝上拥有几千亩田产,七个小妾的轻薄之徒有心要把刘玉竹、姜惠茜娶回家。
  
  张家管家将唐老爷的话支支吾吾告诉刘氏、姜氏,刘玉竹脸色一变,一爪撸下头上的玉簪,啪地一下扔在地下,玉簪立刻化为几瓣。
  
  唐老爷的狼狈很快传遍任市坝子,刘玉竹、姜惠茜矢志守节的名声也很快传播开来。
  
  儿子英年早逝,本就体弱多病的张老夫人,一病不起。到张九封辞世的第三年夏天,老夫人几乎瘫痪,有时连大小便也失禁。张家请了几次女佣总不如意,刘玉竹、姜惠茜干脆轮留给老夫人擦洗。
  
  刘氏、姜氏的作为,就像一面镜子印射在张锡笏的心里,到六岁时他已知道疼爱母亲,关心大妈,为她们端水递茶。
  
  刘玉竹、姜惠茜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识礼,她们在念佛之余,潜心辅导孩子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等。她们还请来懂医的老师,习武的教练,教授张锡笏。
  
  母贤子孝 感动皇帝御赐贞节坊
  
  刘玉竹、姜惠茜细心的呵护,就像阳光雨露一样滋润张锡笏;她们的乐善好施、尊老爱幼无一不影响着张锡笏。同治6年(1868年),25岁的张锡笏正式担当起了张家的重担。
  
  一次,他带着长工到任市场购卖春耕农具,发现场上一些衣不蔽体的老人与孩子沿街乞讨,一些人甚至因为饥饿倒在街边的烂泥里。他吩咐长工,将身上所带的铜钱一个不留地全给了那些流浪汉,农具也没卖。几天后,他亲自到任市一些望族家,提议大家捐资修建“聚善堂”,收养那些老人与弃儿。然而,响应者寥寥,张锡笏有些失望。他回去与大妈、母亲商量,大妈、母亲竟一致支持他变卖一部分田产修建“聚善堂”。经过半年的努力,“聚善堂”终于矗立在了任市场,数十名孤寡老人与弃儿得到了救助。
  
  张锡笏的义举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一些无依无靠者把张家当成了救星,他们甚至从几十里外的梁平一路问道而来。
  
  光绪初年(1875年)春夏之交,川东一带温热、瘟疫流行。任市一带,由于缺医少药,许多人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张锡笏深知瘟疫的厉害,他一面精心护理好张家的大大小小,一面积极救治那些上门求医者。他还抓紧一切时间,将清朝初年著名的医学家陈修园的《医学三字经》部分资料摘要,结合自己多年的医学实践,编成了新宁县第一本医书《医学三字经摘要》。他利用自家的刻板、宣纸、印墨,印刷了一批又一批,亲自送给那些从医者,分文不取,让他们与自己一道共同对付那场灾难。
  
  张锡笏勤于耕作,乐于施舍,却从没有放弃对身体的锻炼。因从小习武,又不断地得到高人指点,到壮年时武功已达到炉火纯青。他的长指甲更是赫赫有名,人称张指甲,其指甲长十余公分。平时,他将指甲修剪得干干净净,看不出丝毫神奇,而一旦遭遇强敌,张锡笏先是通过指力穴,点穴不成,长长的指甲便成了一把长长的利剑,直刺敌方的要害,挨着者非死即伤。因为这,历来匪患严重的任市场,在张锡笏任团总的十多年,竟安然无事。
  
  张锡笏的作为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他们竞相传播他的美德。地方官吏开始关注他。让他们惊奇的是,张锡笏的作为全因为两个甘守寂寞的女人悉心指导。他们感动于刘玉竹、姜惠茜节孝。光绪6年(公元1881年),新宁县长何霭然亲自到任市场核查,并将张锡笏连同刘玉竹、姜惠茜的事迹上报到绥定府,以后官府又层层上报,直到紫禁城。
  
  光绪皇帝感动于张锡笏的为民办事,为朝廷分忧,更感动于刘玉竹、姜惠茜矢志守节,潜心将孩子培养成人,遂亲自下诏,诰授张锡笏为奉政大夫四品御赏戴花翎候选清军府,并加封为中宪大夫。(享受朝廷俸禄,但不到朝廷任职的四品名誉官员),赏节孝坊一座。
  
  历经百年 陶牌坊世界独一无二
  
  张锡笏是在收割完小春,播种好大春后开始动工的。
  
  其实,明清两朝为了褒扬妇女守节,各种牌坊应运而生。中国有名的石牌坊之乡——四川隆昌,保存完整的较大规模的石牌坊至今还有70余座,福建漳浦的石牌坊至今保存完好的还有60余座。
  
  张锡笏决心建造一座能足以彰显母亲优良品德,传之后世与众不同的牌坊——陶牌坊。他专程到河南周口父亲生前工作的地方,找人设计牌坊图纸。任市周围一些明末清初因湖广填川从江西迁移来的江西人的后裔,更是拍着胸膛向张锡笏担保,制陶工艺上的事包在他们身上。
  
  炎炎烈日下,工匠们挥舞着铁锹、锄头,敲打着一砣砣晒干的黄泥,将它们捣碎,然后用细筛筛选,然后在粘土中和棉花、食盐、糯米浆……这些能工巧匠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1882年(光绪7年)孟秋月(农历七月)26日完工。牌坊高12.6米,宽11.3实,有四柱三拱凯旋门,两边有抱鼓拂手,下部有雷纹、花草浮雕,中龛上浮雕有“双凤朝阳”、“二龙戏珠”、“二十四孝”等图案。中上方有“圣旨”匾额,在牌坊正中刻有“德固坤维”四个楷体大字,下牌楼刻有“诰授奉政大夫张九封之妻刘氏、妾姜氏节孝坊”……其制陶工艺之精美,绘画水平之高超,雕刻技术之精湛,让我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一百多年前大巴山区陶器制作技术与雕绘建筑水平是何等非凡。更让人叫绝的是与那些图案装饰相映衬的题刻楹联:
  
  烈妇难,节妇尤难,念鹄谆教诲,历三十四年,来养洁兰口,心盟井水。
  
  慈母易,贤母不易,羡鸾章宠贲,从五千余里外,辉流邑乘,庆衍门闾。
  
  岁月悠悠,刘玉竹、姜惠茜先后去逝,张锡笏也在古稀之年离开人世,是他指导建造了华夏大地上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陶牌坊,陶牌坊却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传播着刘氏、姜氏的美名。(开江县职业中学林佐成提供部分史料)
上一篇:开江传说
下一篇:开江拗棒

走进开江


主办:中共开江县委  开江县人民政府   承办:开江县委宣传部 开江县互联网信息管理中心 技术支持:英凯迪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818-8239177 投稿E_MAIR:sckjwxb@163.com 传真:0818-8222254 新闻QQ:372815112
申明:转载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2015 开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川新备15-140013      备案号:蜀ICP备16027395号     

川公网安备 51172302000028号